讲好中国故事,让我们从一杯白酒开始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22-02-23 11:01 回复:0 关注量:126

 

北京市民大多记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时的盛况。那时的智能手机刚刚粉墨登场,贾斯汀·比伯尚未走红,鸟巢、水立方拔地而起,许多人第一次见到“足迹”一样的烟花。




那次北京奥运会,不仅是运动的盛会,更是英语的盛会。中英双语的海报、旗帜随处可见,穿上蓝白相间志愿者服装的大学生们,也暗自窃喜:真刀真枪练英语的机会终于来了。




除了志愿者们,北京人对于学习英语也充满了热情,北京出租车司机们不仅统一换上了黄色的制服,还人手一本《奥运英语100句》。连如今朝阳群众的前身,居委会联防队的大妈们的口语水平也“狂飙突进”,随口就能拽出一句“welcome to Beijing”。




位于北京奥运村的人物雕塑




回想2008年,我们渴望借助奥运会的契机,让世界看到中国。这是彼时北京英语热潮的底层逻辑,毕竟拥有畅通的沟通介质,才能向外国朋友讲出真正的中国故事。对那时的我们来说,获得一个站在舞台上的机会来之不易。就像有首歌里唱得一样,“我们等待那一天,等待了多少年?”。




时间匆匆,转眼间2008年成了遥远的回忆,2022北京冬奥会也到了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难免抚今追昔。那一夏与这一冬,相隔了14年。这14年的两端,是巨变时代中两个迥异的北京,两个迥异的中国。




今天在这个世界上,中国早已成为聚光灯下的“那个人”。在被世界看到之后,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世界看懂中国。


 


两届开幕式背后的文化密码


 


从看到中国到看懂中国,两届奥运会的开幕式是最好的注解。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充满了标志性的中国文化符号——汉字、击缶、画卷,还有《论语》中孔子的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所有这些,都是简单明了、直观易懂的。




而今年的开幕式则明显更注重中国传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表达。连两届开幕式的双料总导演张艺谋都在采访中表示,2008年我们有非常强烈的愿望,要敞开大门,展示“家底”,而这次,视角已经从“我”转向“我们”,要展示真正的中国精神和文化韵味。




传统家具、笔墨纸砚,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和元素




在价值观层面,中国与其他文化存在很大差异,想在短短一场开幕式上把它讲明白,让人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并非易事。但在开幕式上,张艺谋巧妙地、清楚地把它讲给了世界,堪称神来之笔。




在圣火环节,我们取消了延续百年的点火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将一束微小的火苗与拼接世界的大雪花组合起来,这恰恰展示了中国人独特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我们不太崇尚个体与自我,而是更推崇在各种关系中确立个人价值,放下“小我”融入“大我”。也只有放弃“小我”才能拥有“大我”,这才是大道,是中国人的人生意义与终极价值。




这正是开幕式最令人动容的地方。在为世界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国文化课的同时,这样一场“微言大义”的开幕式,也在春节期间,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自我剖析、重拾自信的契机。甚至,它还像一个启示:当我们有能力跨越重洋,将我们的文化与认知世界的方式带向更深、更远的地方时,我们该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


 


中国人含蓄、厚重、友善的性格,全在“酒”里


 


北京冬奥会上的“一叶知秋”,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之作。细细想来,我们之所以能形成这样的世界观,源自于我们几千年来一以贯之的性格特征和文化特征。




中国人的性格是内敛含蓄的。我们善于表达情感,又羞于表达情感。就像那些古诗中写得那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些肝胆相照的话,诗人不好当面讲出来,只能把它写到诗里。而对于不那么会遣词造句的普通人来说,心中的“沟壑”常常用一句“都在酒里”,让一切尽在不言中。




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又是厚重的。几千年的文化沉淀,让我们养成了说话会引经据典,做事要有章可循的习惯。遇到大事时,我们最常说的口头禅就是“常言道”“古人云”“有句老话”和“自古以来”。这并不是因为迂腐,而恰恰说明了我们在文化上深厚的“家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