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5大习俗不能忘,忌做3事,平安一冬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21-12-06 14:48 回复:0 关注量:120

 

每年的12月7-8日为大雪节气,而今年为阳历12月7日,此时太阳黄经为255°,天气开始变得寒冷起来,各地的暖气也早已供应,大家也开始开暖气过冬。

这里的“大雪”并非是气象名词,它指的是这个节气到来后,降雪的概率更大一些,并非雪量很大,它和雨水、小雪等都是反映降水的名次。

从近期的天气情况来看,尽管今年的冷空气频频出现,可一旦冷空气离去,那气温必然会下滑,如郑州近日最高温18.7℃,而长江流域高温普遍也在15℃以上,南昌更是在20℃以上,不少人感慨今年似乎过了个假冬。


不过大家也别着急,新一轮冷空气又将来袭,不过此次冷空气强度不大,但也会导致西北一带、东北一带的雨夹雪或中雪,而东北也会迎来6-8℃的降温,华北降温3-5℃。

对古人来说,“瑞雪兆丰年”,如果大雪节气时能够降雪,那对农作物的生长是一桩好事,毕竟积雪降落,小麦、油菜等也会平安越冬,土壤中的虫卵也会被冻死,且雪水氮化物成分高,可促进庄稼生长,为来年的丰收做保证。

其实,大雪节气有很多习俗和讲究,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已忘记这些习俗,我们一起来看看。

1、赏雪

大雪节气时,北方多地都会进入下雪天气,因而也衍生出了赏雪的习俗,特别是古代的文人,聚在一起诉说雪景,勾勒出雪季的美好与春节。孩子们也会在这时候聚在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等。

除了赏雪外,滑冰也是北方人的一大爱好,不过如今人工降雪已成熟,南方人也能体验到滑冰的乐趣。

古代滑冰也叫“冰戏”,而过去冬天寒冷,12月份时河流已冻上数厘米厚,此时不少人都会来到河上滑冰。大家穿上冰鞋,表演着各种“杂技”,引旁人的叫好。

乾隆、慈禧就有观赏“冰洗”的爱好,每年都会去北海漪澜堂观赏宫廷之人滑冰。

而随着2022年“东奥”在即,国民也用行动支持东奥,各种民间滑冰游戏盛行。


2、大雪进补

每年的冬季之时,人们都有进补的习惯。如老话说“冬天进补,开春打虎”、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些都反映出冬季“进补”的好处,可以增强人们的抵抗力,改变人们的畏寒体质,加快新陈代谢。

同时,进补也可将吃进去的营养转化为能量,存储在体内,从而温补全身、养阴益精。关于温补的食材,北方多吃上牛羊肉汤,这些肉类可很好的温补身体。

北方也有“大小雪、煮饭不息”的说法,意思是白天太短,但为了御寒农家会勤做饭御寒。

在江南一带,也有喝“红薯粥”的习俗,此时天冷,人们会喝上红薯粥。

除了食物外,冬天也讲究吃上柑橘、柚子等水果,这些水果甘甜多汁,维C含量多,可提高抵抗力,缓解皮肤干燥问题,还能去火促食欲。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