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导白酒产业升级 低度潮饮或迎来机会
近日,工信部就《关于加快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其中提出,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国外消费群体发展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低度化白酒产品。意味着国家对于白酒的关注、重视与支持,那么在这背后释放出了哪些信号?
1月10日,在财联社蜂网主办的会议上,知名酒业营销咨询专家蔡学飞、某白酒行业资深渠道专家对上述政策进行了解读,并对目前市场动态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专业分析。专家表示,多年以来,中国白酒在国际化、年轻化、低度化等方面相对较弱,不符合白酒作为中国的主要民生类消费品的社会性质,上述政策其实在鼓励行业公司能朝更多的细分市场发展创新,丰富中国的酒品类,不应把所有精力或资源聚焦到以商务社交为主的消费层面。
国内外市场判若云泥
众所周知,中国白酒与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龙舌兰、金酒、伏特加、日本清酒为世界八大烈酒,但是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的认知度和市场份额一直处于比较低的位置。
中国酒业协会公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国内规模以上白酒产量为740.73万千升,但中国白酒出口量仅有1.4万千升,占国内产量的0.19%,中国白酒消费量接近世界烈酒的三分之一,但在世界市场份额占比却不到8%。近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国际市场对白酒的认知度仅为0.7%。
蔡学飞表示,中国的酒类行业在经历多年的发展后,虽然已经产生了像贵州茅台(1967.000, 26.45, 1.36%)(600519.SH)、五粮液(217.920, 4.56, 2.14%)(000858.SZ)世界级的酒类企业,但从全球的白酒渗透率与普及率来看,实际上远远不够。现在像贵州茅台、五粮液这两家企业,也仅仅是在华人社交圈和文化圈有一定的销售与发展,与目前行业的体量规模、以及国家层面对于行业的发展前景是匹配不了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白酒要想走向国际市场,迎合海外消费者口感,度数问题是不可忽视的一点。据了解,主要蒸馏酒的酒度威士忌在40-43度之间,白兰地在37-43度之间,朗姆酒在40度以下,国际流行的酒大部分在43度之下。
蔡学飞说道:“中国的传统酿酒与国外的酿酒的国际标准,是存在着很多的差异的,可能不利于整个中国传统白酒走出去,特别是度数。从全国范围内看,中国的白酒饮用度数偏高,这种偏高实际上是特色,但同时也是一种阻力,造成了中国高度白酒在年轻化和国际化的普及过程造成一些问题。”
“这次征求意见稿根本在于引导白酒的健康研究和科学研究,将直接带动整个中国酒行业的产业升级。对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230.160, -0.84, -0.36%)(000568.SZ)、洋河股份(161.430, 0.13, 0.08%)(002304.SZ)、山西汾酒(285.230, -4.77, -1.64%)(600809.SH)、古井贡酒(222.920, 0.40, 0.18%)(000596.SZ)、水井坊(111.840, 0.63, 0.57%)(600779.SH)、舍得酒业(210.000, 3.65, 1.77%)(600702.SH)等头部酒企未来的发展非常利好,国家鼓励在整个行业内通过内部的竞争升级,进而更多的参与到国际化的竞争中去。”蔡学飞进一步补充道。
创新型低度潮饮或迎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