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水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黄酒当了数千年扛把子,它为何变成了如今尴尬的现状?出路在哪里

   2022-03-11 140

黄酒诞生到近代为止,它就在这片土地上当了数千年的扛把子,最初的黄酒源于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力大发展,粮食有了盈余,贮藏方式却没有跟上,进了水,凑巧自然发酵,形成了天然的粮食酒,老祖宗们一喝,酸酸甜甜,味道好,开始有意识地复制这种酒黄酒也就应运而生,商周时期黄酒已经开始大量酿造了,公元七世纪中期,也就是唐代的时候黄酒传入古代日本吸收了其中曲发酵原理之后,日本酒业才开始从口嚼酒向现代的清酒迈进或许现在看来黄酒似乎是上了岁数才会喝的东西,很古朴老旧,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担任先驱者的角色,黄酒到底有什么优越性,可以在这片大路上纵横千年,又因为什么变成了如今尴尬的现状



我们都知道,酿酒的本质是通过微生物将单糖或者双糖转化为酒精,但是在自然界中很少有可以直接用来发酵的糖。尤其是在粮食中,几乎都是以淀粉等多糖的形式存在,现代酿酒时可以轻易培养淀粉酶,使其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从而进行发酵。而在古代,很明显,没有这个条件,人们只能利用天然淀粉酶上来找去呢,野生君珠找不到,但唾液淀粉酶人人都有啊于是,口嚼酒就应运而生,并传到弥生时代的日本是的口嚼酒并非源自日本,极有可能来源于古代的中国这种如今看来难以下咽的形式,在那个没有商用淀粉酶的年代确实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出糖方式但出效率却很低,转换出来的酒精度也很低,反而不如那些机缘巧合之下自然酿出来的。那么问题来了,怎么从这个机缘巧合里面把这个起作用的微生物找出来呢。



那就是全都要既然无法精准的提取一种生物,那就干脆把曾经酿出过酒的粮食取出一部分加入下一次酿酒过程中,这就是先酿带动后酿的方法果然,这样做之后酿酒成功率大大提升,后来又经过一代代的改良人们在酿酒前会提前将大麦豌豆等粉碎制成块状,再移入蒸煮后的大米进行保温培养,这便是白酒广告中常听的酒曲”,这种东西在技术远未达到具备制剂的年代,曲线救国达到了类似的效果并一直沿用了下来,直到现在,仍然是一些酱香科技企业的核心技术可以说从被发明到近代的几千年黄酒才是真正的意气风发,红门宴喝的是黄酒青梅煮酒煮的也是黄酒三碗不过武松喝的也是黄酒,基本在古诗古文里面见到的酒指的都是黄酒,就连今天的白酒行业的祖师爷杜康,他酿的也是黄酒,但是黄酒曾经如此牛逼,在几千年里,现在却沦为中老年都很少喝的一款酒我们先不去讨论好不好喝这样的主观因素单从黄酒本身来说就是太奢侈了



因为相对于通常来说,啤酒用的麦芽,白酒用的高粱黄酒则更多使用更贵的糯米和大米酿造。很显然,近100年来我国粮食别说富不富裕了,可以说一粮难求,而这时候你说要拿大米和糯米酿酒啥家庭啊?而白酒对主粮的消耗则少了更多,加上各种各样的原因,在那个年代异军突起路高歌猛进,那有的酒友就会问了,现在没这么缺粮食了,为什么黄酒还是没人喝呢



其实,我觉得黄酒现在处境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内忧外患,外患由于掉线太久,大多数喝酒场景已经被其他的酒类占据了撸串烧烤的是啤酒,请客吃饭喝,情侣浪漫喝的是酒,其实,酒这东西天生伴随着社交属性但大部分社交场合已经被瓜分干净,留给黄酒的路已经不多了再说说内忧,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个存在千年的酒类,至今没有严格的标准规范比如说,同为发酵酒的葡萄酒,明确规定不可以添加色剂,而黄酒则正相反允许添加焦糖色不明白的酒友可能酒问了,加点焦糖色怎么了?其实要知道黄酒其实和白酒一样,质量和价格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酒龄的提升。大多数黄酒在最初酿成的时候,其实颜色是接近于透明的,由于氧化反应和容器重金属离子的转变,才会变成黄色的黄酒,焦糖色一,大家都是黄澄澄安能辩我新旧?再加上黄酒酒标注并非十分靠谱,单一年份和加权年份混着来,建厂没几年的卖起酒来,动辄十年二十年,消费者一看,他也20年,你也20年,他也黄,你也黄,他卖20米,200不仅品牌形象建立不起来,还让整个行业深受害,好的黄酒打不开市场,这与内忧外患,分不开的,比如江西老字号企业帝缘酒业,这家企业在江西还算是比较知名的老字号企业,目前来说的话,并没有发现哪款产品添加了焦糖色,有幸喝过一次,酒体很甜,但不腻,很温顺,还可以试试他们的自热封缸酒,话说回来了,黄酒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也不全是,我觉得黄酒面临的最大问题依旧是近代断层带来的社交场景被瓜分,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条路必须要走一是强化黄酒的文化底蕴,在没有被瓜分的场景中,比如说家庭聚会之类的饮酒场景,深深扎根,守住基本盘,二则是开发代化的产品线,向曾经的模仿者学习,正面向其他者类发起进攻,我们期待着曾经在华夏大陆纵横千年的古酒,在这个时代迸发出新的味道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相关行情情报
推荐行情情报
点击排行

版权所有:唐君酒业有限公司

京ICP备18035893号-2公网安备11010602103486号